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是萬圣節,萬圣節也是西方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很多關于萬圣節的傳說。當然萬圣節也被西方國家認定為“鬼節”。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萬圣節南瓜燈由來,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北美南瓜節的由來
南瓜節,是北美國家的傳統節日,每年10月31日舉行南瓜節。北美南瓜節,其實就是由西方的萬圣節、鬼節演變而來的。
鬼節是從古代拜物教演化而來的。在古代,它曾是不列顛和愛爾蘭的除夕日和煙火節。當時的節日期間,人們在山頂燃起篝火以驅除鬼怪,極類似中國古代的除夕與春節習俗。到了中世紀,它又成了基_督教紀念一切圣徒的宗教節日,稱作萬圣節。19世紀40年代,移居美國的愛爾蘭人將他們的非宗教習俗帶到了美國。在美國由宗教節日演化成了世俗節日———“鬼節”。所以說,美國的鬼節直接來源于愛爾蘭的移民習俗。
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是后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慶祝秋收的慶典;也有說靈魂會在這個時候造訪人世,據說要看到圓滿的收成和受到盛宴款待才愿意離開。
鬼節正是美國收獲南瓜的季節,所以這天家家戶戶大門口和窗前要放一只只南瓜燈。南瓜燈也叫萬圣燈,因為它是萬圣節的重要標志和保留節目。南瓜燈是將南瓜內瓤掏空,再在南瓜上挖出眼睛、鼻孔、嘴巴,制成鬼面或開口大笑的人臉圖案。然后在里面放上點燃的蠟燭。燭光從面孔中射出,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
據說,南瓜燈的來歷是這樣的:最早來到美國詹姆士頓的歐洲移民,第一年的莊稼顆粒無收,當地的印第安人拿出了他們的特產南瓜幫助度過了饑荒。為了紀念這一民族情誼,萬圣節點起了南瓜燈,這也就成了展示南瓜豐收的南瓜節。在北美的南瓜節上,還要舉辦南瓜燈、南瓜食品和南瓜王的趣味評比。
萬圣節除了上街搞鬼,萬圣節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南瓜燈裝飾,不過為何是西瓜、冬瓜或蘿卜,而是南瓜呢?根據典故,愛爾蘭有個名叫Jack的男子,某天,他和惡靈在酒吧喝酒,兩人酒足飯飽后卻沒錢付帳,Jack將惡靈禁錮起來,經過惡靈苦苦哀求,Jack要求其答應一整年都不能騷擾他才「放鬼」。
沒想到后來Jack不幸去世,進不了天堂只好去地獄求惡靈收留,惡靈認為是Jack自已說不要再有瓜葛,所以拒絕接受Jack的請求,只私給他一快燒紅的木炭讓他放在大頭菜內當燈籠照明,后來蘇格蘭小孩「有樣學樣」,也挖空大頭菜放蠟燭點燈。
這個習俗傳到美國后,人們發現圓圓胖胖的的南瓜更適合當空心燈籠。所以自然就變成南瓜的天下,南瓜燈也成為萬圣節最應景的道具之一。
南瓜是橘黃色的,所以橘黃色也成了傳統的萬圣節顏色。用南瓜雕制南瓜燈也是一個萬圣節傳統,其歷史也可追溯到愛爾蘭。傳說有一個名叫杰克的人非常吝嗇,因而死后不能進入天堂,而且因為他取笑魔鬼也不能進入地獄,所以,他只能提著燈籠四處游蕩,直到審判日那天。于是,杰克和南瓜燈便成了被詛咒的游魂的象征。人們為了在萬圣節前夜嚇走這些游魂,便用蕪菁、甜菜或馬鈴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來代表提著燈籠的杰克,這就是南瓜燈(Jack-o'-lantern)的由來。愛爾蘭人遷到美國后,便開始用南瓜來進行雕刻,因為在美國秋天的時候南瓜比蕪菁更充足。現在,如果在萬圣節的晚上人們在窗戶上掛上南瓜燈就表明那些穿著萬圣節服裝的人可以來敲門搗鬼要糖果。在南瓜燈里,往往人們會將蠟燭或是一些糖果放進去。
萬圣夜是萬圣節的前一天,即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慶祝活動一般在晚上。主要流行于撒克遜人后裔云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等西方國家。
傳說有一個名叫杰克的人非常吝嗇,因而死后不能進入天堂,而且因為他取笑魔鬼也不能進入地獄,所以,他只能提著燈籠四處游蕩,直到審判日那天。于是,杰克和南瓜燈便成了被詛咒的游魂的象征。人們為了在萬圣節前夜嚇走這些游魂,便用蕪菁、甜菜或馬鈴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來代表提著燈籠的杰克,這就是南瓜燈(Jack-o'-lantern)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