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谷雨與倉頡的傳說,《淮南子·本經訓》有述:“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說:以前蒼頡創造文字,上天擔心從此詐偽萌生、去本趨末、棄耕作而務錐刀、天下缺糧,于是降粟雨;鬼恐怕被書文所揭發,所以夜哭。所以,先有倉頡造字,而感動上天喜降雨粟,才有雨生百谷,也才有了谷雨這個節氣名稱。
倉頡造字
開天辟地以后,人類經過了幾十萬年沒有文字的日子。到黃帝時代,朝中出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脫沒有漢字的苦難,辭官外出,遍訪九州,回到家鄉楊武村,獨獨一個住在溝里沒人處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聽到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獎倉頡。獎啥呢?獎了個金人。
那一天晚上,倉頡正在甜睡,忽聽有人喊他;“倉頡,快來領獎。”倉頡迷迷糊糊地掙開眼睛,卻見滿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這是啥緣故,急忙坐起來四下里看。這一看不要緊,卻看見地上立著個金人。他心里嘀咕了:這是咋搞的,哪兒來的這金人?莫非是在做夢?正想著,東鄰西舍的公雞嗚嗚啼叫,不一會天亮了,金人仍穩穩當當地立在地上。他想起夢中聽見的喊聲,明白了這金人是天上神仙給自己的獎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配受這樣的獎勵。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對神靈的感謝。第二天,他叫來全村的小伙子,連抬帶推地把金人送到黃帝宮中。黃帝問起金人來歷,他只說偶然撿的,并說這是天下之物。理應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撿得,不敢占為私有,特來晉獻。黃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著收受了。可是,過了四五天,正當黃帝和群臣觀賞金人時,突然飛來一道霞光,金人不見了。黃帝心里非常難受,卻弄不清金人哪兒去了,便派人去給倉頡報訊。
卻說倉頡正在酣睡,夢中又聽到有人大喊:“倉頡,玉帝給你獎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倉頡在夢中說:“我想要五谷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那人又說:“好,我去報告玉帝讓他把金人收回去,給你送些谷子。”聽到這兒,倉頡醒來了,一看窗外,只見滿天繁星,知道是在做夢,也就沒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倉頡正要出門,卻見滿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點還密,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地上積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倉頡既奇怪又高興,急忙跑出門去,只見那谷粒鋪遍了整個村子,鋪滿了山川平地。鄉親們也十分驚異,個個人都向家里攬谷子。
這時,倉頡忽然想起夢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對自己的獎勵,便急忙去讀黃帝報說。他走到半路,碰見了黃帝派來的人,相互說清情況,又一塊去見黃帝。黃帝聽了倉頡的一番匯報,也深感倉頡的功勞是應該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這一天做為一個節日,叫做谷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谷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白水人民都把這一天做為祭祀倉頡的節日。
谷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戴勝降于桑。”;
第一候,萍始生:
谷雨節氣,因降雨增多,浮萍長勢迅速,在短短的幾天里,只要留意,人們便可在各處水域飽覽浮萍驟增的一派繁榮景象,那些平時缺少綠意的的水塘、河畔、湖面等等,在谷雨到來的幾天里,浮萍就會快速地生長起來,茂密起來。
第二候,鳴鳩拂其羽:
布谷鳥(嗚鳩)也開始適時蠢蠢欲動起來了,它不住地抖動渾身的羽毛,終于按捺不住滿腔的熱情放聲鳴叫了起來。布谷鳥之所以稱之為布谷鳥,是因為它的叫聲是近似于“布谷”“布谷”的樣兒。另外“布谷”又與“播谷”諧音、近義,有提示人們不要耽誤農時播種的意思。
第三候,戴勝降于桑:
“戴勝”又稱雞冠鳥,此時落于桑樹,蠶將生之候。戴勝鳥飛臨桑樹的枝頭。它雖然叫起來不甚悅耳,可滿身的漂亮羽毛卻能吸引人的眼球:它頭上的羽冠長而闊,呈扇形,棕紅色或粉紅色,有黑斑或白斑點綴其間,彷佛是一頂絕美的皇冠。
谷雨的天氣最主要的特點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長。
谷雨時節,在我國南方地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而特別是華南,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秦嶺—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劇減少。
由于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谷雨節氣后是神經痛的發病期。同時天氣轉溫,室外活動增加。在飲食上應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2024谷雨公歷時間是:2024年4月19日,21:59:33。
2024谷雨農歷時間是:二〇二四年三月十一,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