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的發展歷程
1908年3月8日,美國紐約市的婦女們舉行了一場罷工,要求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和投票權。這場罷工被認為是國際婦女節的開始。次年的1910年,德國社會主義者克拉拉·范·德·里希特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社會主義婦女大會上提議,將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
1911年3月19日,第一次國際婦女節慶祝活動在歐洲多個國家同時舉行。當時,參加慶祝活動的婦女們舉行了游行、演講和集會,呼吁為婦女爭取更多的社會和政治權利。此后,國際婦女節在歐洲和其他一些國家逐漸流行。
1917年,俄羅斯爆發了“二月革命”,婦女們參與其中并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月8日,俄羅斯婦女工人罷工,要求食品短缺問題得到解決、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落實婦女參政權等。這場罷工促成了俄羅斯革命的爆發,并在隨后的蘇聯時期中成為了國家假日。
每年的婦女節具體時間都是在3月8日,2023年國際婦女節也是這天,這天是星期日,根據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相關內容,所有女性都會放半天的假。至于這半天放假時間,不硬性規定上午還是下午,各單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三八節不是法定節假日,三八節屬于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三八婦女節,婦女是放半天。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部門解釋,全國年節及紀念日可分為三類: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布,根據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2013年12月11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第三條: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在1917年俄國民主革命期間,彼得格勒市的幾萬名女工率先于3月8日(俄歷2月23日)舉行示威游行。為支持婦女的抗爭,全市工人舉行總罷工,推翻了沙皇帝制。1921年,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會上一致通過,為了紀念俄國女工四年前的英勇抗爭,將3月8日這天定為國際婦女節。從此,各國婦女都定在每年這天慶祝自己的節日。
從1910年發起婦女節起,各國婦女已經過了90個婦女節。今天,全球婦女仍然受著各種各樣的歧視、壓迫和剝削。而且,隨著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擴張,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婦女都被跨國公司視為低廉勞動力,她們的工作條件惡劣,同處于被剝削的狀態。另一方面,各國政府普遍削減托兒、醫療等福利服務,也迫使婦女負擔起更沉重的家務和照顧家庭成員的工作。全球婦女受著共同的束縛,有著共同的命運。
因此,婦女解放的事業還遠遠未完成,仍有待婦女跨越國界的共同努力。
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按規定,2015年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這天恰逢星期天,屬休息日,沒必要再放假了!
《勞動法》中還明確,用人單位在三八節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如果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