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一年當中的一個開始,本身這個節節氣就會意味著春天的到來,每年這個時間都是大家比較重視的日子,而且這個時間還會有躲春的習俗,那么為什么在立春的時候要躲春的呢?立春躲春的由來是什么?
立春躲春的由來是什么
“打春”其實是指在立春這天,人們會用鞭子打碎用泥土做成的“春牛”。之后,人們會把這些碎片撿回家,以作為一種吉利的象征。而“打春牛”這種行為主要是為了祈求豐收。據說,“打春牛”這種風俗最早起源于皇宮。因為立春那時候是一個人們非常重視的節日,每當節日到來,皇宮就會把“春牛”立在皇宮門前然后打碎。后來,“打春牛”儀式改為立在了郊外,慢慢的開始流傳于民間。歷史記載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清朝,后來慢慢的在時代中落寞了,現代人只知道是立春,但是并不知道是打春的。
躲春,是中國獨特的一種民俗文化,躲春與所謂的“犯太歲”民俗有關,是說在立春日這一天,某種生肖屬相或某一類人群要實施躲春儀式,最好是待在家里,單獨的房間,有不見生人,不能看病、理發、搬遷,出嫁女兒不能回娘家等禁忌。
立春是24節氣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氣之一,立春日既是年與年的分界線,也是月與月的分界點,自立春開始新的一年與月份已然開啟,立春日之后,也是新生肖的正式啟用時間,
“躲春”的民俗由來已久,有人認為是無稽之談,有人卻又奉若神明。古人根據陰陽五行思維,認為新舊歲交替之時,也是磁場更迭變化最大的時刻,容易對一些體弱、敏感、心神不寧的人造成不利影響,基于人體適宜性的需要,“躲春”習俗出現了,這其實源自古人的“星宿”崇拜,尤其是“歲星”崇拜。
歲星,即木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其太陽公轉周期為11.86年,接近12年,因此古人將歲星公轉周期與12地支對應,每年一個生肖,而此生肖也稱“當值太歲”,比如2023年農歷癸卯年,地支為卯,對應生肖為兔,所以,今年就稱屬兔的人“值太歲”,根據生肖五行“生克制化”的關系,又衍生出,破太歲、刑太歲、害太歲、沖太歲等生肖,比如2023年生肖雞與兔相沖,所以屬雞的朋友按照民俗說法今年“沖太歲”,以此類推,還有生肖鼠、龍、馬與生肖兔的關系最為密切,統稱“犯太歲”。
“躲春”的習俗就是為了避免“犯太歲”的事情發生,或者從心理上說將這種危害降到最低,甚至轉負能量為正能量,也就是“化太歲”。
1、 躲春,躲春就是躲太歲。如果這一年你屬的生肖正好犯太歲,就要在立春當天躲藏起來,避免出現倒霉的事情,也就是躲避是非。
2、 一是為了避運,避就是避諱,不宜露面,所謂避運就是避太歲,因為與太歲不和,太歲為年中天子,你與其不和冒犯,則可能有不順的情況,所以才有躲春之說。
3、 二是討個吉利,其實躲春就是想自己這一年平平安安,沒病沒災的度過。而跟吉利相關的,就算是子虛烏有的事情,百姓也會嘗試著去做一下,做了總比沒做要好。
4、 不能有口舌,不能生氣,如果你跟別人發生了不愉快,預示著你一整年人際關系都不會太好。
5、 以上就是立春為什么要躲春介紹了。希望上述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上就是關于【立春為什么要躲春】的相關消息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躲春"其實就是"躲太歲"。犯太歲者,太歲為流年兇星,兇星必須躲。
2、犯太歲者可請本命太歲護身符化解,消災免禍。太歲符分陰陽,男士請陰符、女士請陽符,勿請錯了符咒。太歲符之外,也可請陰陽太歲符雙色化太歲錦囊化解犯太歲(男士請黃色錦囊,女士請紅色錦囊)。犯太歲宜早化解,化解不利會連續衰三年的。
3、太歲神乃道教值年神,不要采用佛教、宗教、__教的方法化太歲。比如太歲符上寫著唵佛敕令、化太歲錦囊里面放著化太歲平安佛牌等佛教用語(用品),顯然是不正規的。一些太歲符陰陽不分,也是不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