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十二生肖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而身邊中的人形形色色,屬相也覆蓋身邊的朋友圈,雖然對十二生肖的排序了如指掌,但是對于十二生肖每個動物的來歷,或者每個動物的故事想必也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十二生肖的來歷故事,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十二生肖的來歷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為了讓人類的可以很好的管理時間,為了讓人類在時間上有一個充分的概念與歸屬,決定舉行一場動物選撥賽,在民間選出十二中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定為十二時辰。
據說,民間的動物們都想爭奪動物之王的稱號,所以當時參加報名的動物有很多,等到了群獸爭霸當天,因為老鼠是最早到的,所以老鼠被定為第一名,成為“子鼠”,緊隨其后的是牛、虎、兔、龍等等,而豬最懶,也是最后一個到的,所以豬排名最后,為“亥豬”。
1、子鼠的來歷
老鼠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出沒,特別喜歡在子夜時分出來活動,故而稱為子鼠。
2、丑牛的來歷
在古代牛是用來耕田,做苦力活的,所以每到丑時,農家就會起床來喂飽自家的牛,讓牛更好的工作,故而稱為丑牛。
3、寅虎的來歷
虎是百獸之王,生性兇狠,最喜歡在晝夜之間穿梭橫行,故而稱之為“寅虎”。
4、卯兔的來歷
卯時是天剛剛亮的時候,這個時候兔子最喜歡外出吃草,故而稱之為“卯兔”,這是12生肖每個動物的來歷之一。
5、辰龍的來歷
辰時正是起霧的時候,相傳龍最喜歡在霧中飛騰,故而稱之為“辰龍”。
6、巳蛇的來歷
巳時是天陽當空高照的時候,這個時候蛇最喜歡出來走動,故而稱之為“巳蛇”。
7、午馬的來歷
午時是太陽最烈,烈日當空的時候,而我們馬的個性最烈,故而稱之為“午馬”。
8、未羊的來歷
未時是太陽漸漸西沉的時候,正是放羊的最佳時機,故而稱之為“未羊”,是12生肖每個動物的來歷之一。
9、申猴的來歷
申時太陽已經西下,這個時候正是猴子出沒玩耍的時候,故而稱之為“申猴”。
10、酉雞的來歷
酉時是太陽已經下山,天黑的時候,這個時候所有的雞都要回雞窩里去,故而稱之為“酉雞”。
11、戌狗的來歷
戌時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此時正是狗在睡前最后巡視的時候,故而稱之為“戌狗”。
12、亥豬的來歷
亥時的時候,豬睡得最香最沉,故而稱之為“亥豬”,是12生肖每個動物的來歷之一。
屬相”,又稱“生肖”。是中國和亞洲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種動物。生肖的一輪周期為12年。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個動物作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是中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也是一種古老的紀年法,亦稱十二生肖。以下是十二生肖起源傳說故事,歡迎閱讀。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歷代學者眾說紛紜。目前關于生肖的來歷有多種推測和說法。
一、地支說
有人認為生肖與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史記》中所載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大撓作甲子”就是這類說法的反映,學者們認為這里所說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
講生肖的淵源,必然要將生肖與天干地支聯系在一起。根據歷史記載及研究證明,生肖是繼“干支紀年法”創立后才出現的,十二種動物是對十二地支的一一對應,以動物作地支標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屬的動物,由此以十二種動物用來紀年、紀日和計算每一個人的屬相。從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
很久以來有學者發現十二支的古字里隱含著生肖的信息,他們將十二支與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較,發現十二支的古字形與十二種動物有一些聯系。細致觀察可以發現其中確有大同小異之處。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即講到“已”字為蛇的象形,同樣的還有“亥”、“豕”。近人還考證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與生肖字有相近之處,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動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記混,民間便用十二種動物代替,以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成為紀年的符號系統。
二、時辰說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于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
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
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
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于是稱作“亥豬”。
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于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三、自然說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種說法。
據說天地生成于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
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于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于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酉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